【云說家風】學國學與遛狗的區(qū)別是什么?
作者:張建云
#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對自己狠一點,對他人好一點
課堂上有個讀者跟我說他也是學國學的,師從于某位國學大師,并說可以把“四書”全部背下來,繼而問我:張老師您能背嗎?
我的課一般時候都在臨近結(jié)束的時候請大家提問題,有的問孩子教育,有的問夫妻關(guān)系,也有的討論學術(shù)觀點,唯獨這位不然,直接挑戰(zhàn)我的國學素養(yǎng)。
我回答說,真是感謝您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也很佩服您能把“四書”這5萬多字都背下來。我只是逐字逐句的解讀過,大約寫了不到1000篇文章,但我真的背不下來,而且有的地方也不是很精通,但我兒子背過,他能把《論語》《大學》《中庸》背誦下來,《孟子》在背,他說考完研究生準備把《孟子》背完。
我回答之后臺下響起了掌聲。我知道這位讀者學習國學的路上出了問題,將學問當成可以消費的私有財產(chǎn),認為所學是榮耀,是功名,甚至是可以在課堂上質(zhì)問老師的武器。便想助這個國學達人一臂之力。
我說小時候我爸給我買了一雙白色的、嶄新的旅游鞋。穿上以后神氣十足,似乎個頭也長高了幾厘米。于是見同學就問,我有新旅游鞋,你有嗎?我有新旅游鞋,你有嗎?那個時候大家都很窮,基本買不起新鞋。當我下午問到第9個同學之后,那同學二話沒說,走過來把我的新鞋踩臟,并打了我一頓。
長大之后我分析挨打的理由并不是我有新鞋,而是我炫耀我的所有,并刺激沒有的人。人家是沒有新鞋,但有拳頭。
我偶爾在微信群里遇到抨擊,說我的解讀經(jīng)典某些觀點不對,但抨擊我的人不會平心靜氣地說觀點本身,最后總會買一送一的饒上一句話:你這樣的人還當老師?你這樣的人還學國學?!
我說我沒想過當老師,只是與我學習的人稱呼我為老師,至于學國學已經(jīng)10年了,寫了3、4千篇文章,講了近2萬分鐘音頻課,假如您認為我的師德有問題,或?qū)W習的方法不對,愿聞其詳,認真改過。
后來,抨擊我那人就不作聲了。
孔子在《論語·述而第七》中這樣說: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孔子的意思是說,大約有不懂得道理,沒有把學問學通透就創(chuàng)立觀點的人,但我不是這樣的人。學問之道無非是多聽,選擇好的、善的與之相隨,然后多閱讀,多觀察牢記于心。
我們所說的見聞,就是學習的過程。見聞就是多學,讀背。但很多人忽視了孔子的最后四個字:知之次也。
啥意思?
所見聞的就是知識,但有多高級的知識都不能算智慧,充其量是二等功夫,是個亞軍。
那么什么是一等功夫呢?
從孔子與子貢的對話,我們了解到孔子他老人家為何能達到圣人的境地了。
孔子與子貢說,賜(子貢的名為端木賜)呀!你以為我是多學了而一一記在心的嗎?
子貢說,是呀,老師?難道不是嗎?
孔子說,不是的。我是學問體系中有一顆致誠之心來貫穿始末的。
原文選自《論語·衛(wèi)靈公·第十五》:
子曰:賜也!汝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
對曰:然,非與?
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一以貫之,是孔子的學問之道。那么這里的“一”是什么?
孔子對曾子說,參(曾子叫曾參)啊,我有一個基本原則始終貫穿在我的理論體系之中。
曾子說,是的。
孔子走出門后,別的學生很不解,便趕緊問曾子,老師說的是什么意思?
曾子說,我們的老師說的基本原則就是忠和恕??!
忠,是對學問追求和探究;恕,是給予別人方便,令他人舒服。有了忠,可以建立學術(shù)高地;具備恕,才可以令眾人追隨。
原文選自《論語·里仁第四》: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
曾子曰:唯。
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對于孩子的教育無非是“忠恕而已矣。”我們諸多的學校、相當?shù)呐嘤枡C構(gòu)和部分自持高明的大師基本都在教學生二等功夫,學習很多知識,但孔子這個評委早就給打分了:知之次也。
只有忠,沒有恕,很可能會像我穿雙新鞋的招搖:早晚被打!
最后,請孟子老人家出場: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求,是找回的意思。放,就是遛狗不拴繩亂跑,放狗的放。心像一條不拴繩的狗亂跑就會丟失,趕緊找回來吧!
今天解讀的原文是《傳習錄·卷中·答顧東橋書:第11節(jié)》:
若曰“多聞?chuàng)衿渖普叨鴱闹?,多見而識之”,則是專求諸見聞之末,而已落在第二義矣,故曰“知之次也。”夫以見聞之知為次,則所謂知之上者果安所指乎?是可以窺圣門致知用力之地矣。
夫子謂子貢曰:“賜也,汝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歟?非也,予一以貫之?!笔拐\在于多學而識,則夫子胡乃謬為是說,以欺子貢者邪?一以貫之,非致其良知而何?
作者簡介
張建云? ?作家、學者、全國婦聯(lián)家庭建設(shè)專家智庫成員、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