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請場館建設者“回家”看看,是對勞動最大的敬意
【資料圖】
原標題:邀請場館建設者“回家”看看,是對勞動最大的敬意
5月7日,廣東深圳一文化館音樂廳剛落成,作為建設者的57歲農民工易群林,第一個上去彈鋼琴。(5月8日《工人日報》微信公眾號)
第一次去音樂廳,第一次彈這么好的鋼琴,作為建設者,農民工易群林好像融入音樂里面了,高興得像個小孩一樣,叫他走也聽不見。
事實上,除了深圳的音樂廳,還有很多場館在建成后都邀請建設者“回家”看看。北京冬奧會上,歷時5年建成的國家速滑館“冰絲帶”助力中外健兒屢創(chuàng)佳績,廣大場館建設者功不可沒。4月10日,“冰絲帶”賽時照明全開,給予“家人”最高禮遇,暖心邀請建設者代表及家屬“回家看看”,共同分享這份冬奧榮光。
“五一”前夕,中建八局的施工管理員丁華偉與幾位工友收到了一份“特別邀請”:南京憲法公園請他們回去做客。公園用“超VIP待遇”迎接他們重回憲法公園:享受專場講解,參觀升旗儀式,接受少先隊員獻花……為表達對這些工人的敬意,憲法公園還專門設立“建設者的足跡”展廳,展示工人們的建設風采;在公園醒目位置設立銘名載體,鐫刻852名公園建設者的姓名、工種、籍貫,銘記這些工人為憲法公園作出的貢獻。
勞動最偉大,勞動最光榮。勞動者的偉大和光榮,不只是一種理念,也不只是一句口號,而應有實實在在的體現(xiàn)。讓勞動者品嘗自己的勞動成果,就是真正尊重勞動、尊重勞動者“看得見”“可感知”的具體體現(xiàn),這既能表達全社會對勞動者的尊重與禮敬,有利于在全社會進一步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也能讓勞動者真切感受到勞動的光榮,體味到勞動的價值。
邀請建設者第一個彈鋼琴,以最高的禮遇誠邀建設者“回家”,感受自己的勞動成果,其有利于彌補勞動者的遺憾——許多建設者,在場館建成之時,也就是離開之時,不能感受自己智慧和汗水的結晶,這是他們的缺憾。不僅如此,讓建設者參觀和使用場館,也有利于提高建設者的責任感。?
在2008奧運會主體育場“鳥巢”的每一條焊縫邊上,都刻有焊工的名字。這既表達了對這些普通而平凡的勞動者的永久紀念,也有利于激發(fā)勞動者對自己工作負責的態(tài)度。讓勞動者參觀和使用場館,也有同樣的意義,在參觀和使用過程中,勞動者能夠更直接地發(fā)現(xiàn)工作需要改進的地方,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技藝。
“有些遺憾的是,這次活動只邀請到部分工人代表回來看看?!弊寗趧诱咂穱L果實,最佳的方式是所有建設者都能參與。每一個普通勞動者為場館建設所付出的辛勤和汗水,都不應該被遺忘,都應該被看到。這對于弘揚勞動光榮的精神,對于在全社會形成尊重勞動、尊重勞動者、崇尚勞動者的風尚都是有益的,對激發(fā)更多人做勞動者的熱情同樣是有益的。(關育兵)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