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動:月薪一萬一年存了11萬,比存款方式更重要的是內心所求
(資料圖)
原標題:月薪一萬一年存了11萬,比存款方式更重要的是內心所求
4月19日,#月薪一萬的同事一年存了11萬#的詞條登上了熱搜榜,引發(fā)網友熱議。發(fā)帖人表示,同事將賬戶里的數字視為她安全感的全部,在城中村找了一間自建房,公共廚衛(wèi),一月500,其他開銷就是通勤坐地鐵,每天去超市夜場撿漏買低價菜,沒有社交也沒有娛樂,甚至連買一塊30元的蛋糕她都內疚好幾天。
對于這種生活方式,有的人表示不能理解,認為這樣會失去生活本身的意義,存錢的前提也要保證生活質量。有的人則認為存錢確實能給人帶來安全感,現在的努力是為了更好的生活保障。
在不認同用降低生活質量來存錢的人看來,人就是應該享受當下,不必急于為未來的生活作過多的打算。一方面,隨著這種略顯極端的存錢方式的進行,生活質量的降低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對生活的滿足感和幸福感。“撿漏買低價菜”“缺乏社交娛樂”“買一次蛋糕也會內疚心疼”,從描述中可以明顯感受到其中刻意的苛刻帶來的不快樂,這樣的生活不禁讓人感到壓抑和無力,對人的身心健康也是不利的。另一方面,這樣處于“灰色地帶”的生活方式,本質上失去了生活本身的意義。努力工作的意義本來是為了生活得更好,讓自己過得開心,這樣壓抑的生活節(jié)奏和內容大多數人直呼難以接受。
在認可這種行為方式的人看來,一方面,努力存錢是為了積攢隨時應對不確定未來的底氣,以及能夠改變生活中不滿的勇氣。面對這瞬息萬變的社會環(huán)境,許多人缺乏足夠的安全感來應對身邊的環(huán)境變遷,于是采取這一樸實直接的途徑,把扎實的經濟基礎作為自己的立身之本。另一方面,相比于其他消費,他們更傾向于把有限的資源投入到自己的成長當中,而不是為了獲得一時的消費快感。或許在表面看來他們在生活質量上并不如意,也許其本身更注重提升自我和豐富自己的心靈層面。
在筆者看來,首先,生活的幸福感本來就不是別人定義的。就像《幸福的餐桌》一書中提到:“比起坐車肯定是騎自行車更舒服。從市區(qū)街道往鄉(xiāng)間騎,人會變得越來越少,但也正因這一點,星星和月亮都清晰可見,所以完全沒有問題?!彼赃x擇這樣的存款方式本身也沒有問題,畢竟每個人的追求都是有差異的,有人喜歡喝粥,也有人喜歡吃肉,只要自洽,就是好的生活方式。另外,尊重他人的生活方式是最基本的,即使這種壓抑消費欲望而變成苦行僧的生活方式雖難以接受,哪怕你不認同,也不必對別人的生活做過多的指指點點。不過,感全感的獲取不能僅僅依靠存款,也不要因為別人存款多就過度焦慮,多關注自己的提升,也會得到更高的幸福感。(陶深川)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