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彩禮純屬杜撰!清理謠言不能總等熱搜后
(相關資料圖)
原標題:千萬彩禮純屬杜撰!清理謠言不能總等熱搜后
這幾日,一篇以第一人稱敘述自己遭遇中部某省女友一家索要“1888萬彩禮”的網文持續(xù)發(fā)酵。面對輿論質疑與巨大爭議,疑似該文作者發(fā)布道歉聲明,稱這一情節(jié)完整的故事系自己杜撰,并糅合了諸多網友帖子的沖突元素。對此,知乎官方回應稱,該用戶存在胡編亂造虛假或引人誤解的背景、情節(jié),欺騙、誤導他人的行為,引發(fā)嚴重后果,決定對該用戶賬號永久封禁。
吵吵半天,又是謠言。得知真相的圍觀者正在散去,但反思卻不應就此停止。要知道,彼時輿情洶涌,網友對網帖所涉地區(qū)女性的誤解乃至攻擊劇增,當地政府也不得不介入核查,其中所耗費的公共資源可想而知。復盤整個事件,其操作手法其實沒什么稀奇,“千萬彩禮”“房子加名”“親戚紅包”等,依然是堆砌敏感詞挑動人們神經的路子。特別是原帖內容本來已于10月23日刪除,此次被翻出是因為冒出幾張微信對話截圖,聲稱答主“查有此人”,并言之鑿鑿稱其是某地的某某公子,熱度迅速攀至新高。
這些年,上網造謠、挑事作亂的風波舉不勝舉。或是杜撰一個情節(jié)跌宕的狗血故事,或是轉發(fā)幾張不知出處的群聊截圖,或是擺拍幾張真假難辨的場景照片,就能在輿論場上博取眾人眼球,收割一批流量。如是種種,也折射出網絡時代謠言的新特征。造謠成本極低,一根網線、一個手機足矣,與此同時,傳播速度極快、輻射范圍極廣。有媒體指出,社交媒體中爆裂的網絡謠言可以在4小時內覆蓋數千萬對信息最敏感的人群,完成對全國信息敏感者的第一輪傳染性觸達。而且這一傳播過程的互動性極高,隨時都可能有人添油加醋,就如此番“1888萬彩禮”事件成為爆點,與網文作者有關,也與后來的“搬運者”脫不開干系。
清理謠言,越早越主動,不能總是等到紛紛揚揚、拱上熱搜后。比如該事件中,知乎最終封禁了問題賬號,但縱觀全流程,多少有些被動。諸多案例都表明,跟在謠言后面跑,等著公眾發(fā)覺不對主動舉報,或是從其他渠道得知自身平臺內容不妥,負面效應就已經擴散到相當規(guī)模。身處互聯(lián)網空間,經營著“一畝三分地”,管理和服務理應跟上網絡傳播速度。特別是對一些聳人聽聞之語、違反常識之論,要保持足夠的敏感,在其剛剛冒頭時及時清理,才能從源頭上避免“稗草叢生”,為謠言的整體治理減壓提速。
網絡空間是一個龐雜的信息海洋。遨游其間的每個人,是傾聽者也是供給者、傳播者。自己發(fā)言時多加審慎,瀏覽消息時多加辨別,對謠言流言警惕屏蔽,必要時主動舉報,是自我保護,也是保護他人。每個人都守住自己這一環(huán),網絡生態(tài)中的烏煙瘴氣就能少許多。(田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