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最資訊丨從奧運冠軍當思政課教師說起
(相關資料圖)
原標題:從奧運冠軍當思政課教師說起
東京奧運會首金得主楊倩又有新身份了。據某高校微信公眾號消息,楊倩受聘為該校思政導師。第一堂思政課,楊倩寄語青年學子們:“當一個人可以為了夢想去堅持,這‘堅持’二字就有了非同尋常的力量?!?/p>
由楊倩來上這堂思政課是有說服力的。在東京奧運會射擊女子10米氣步槍決賽中,楊倩以251.8環(huán)摘得金牌,創(chuàng)造了新的奧運會紀錄;3天后,在10米氣步槍混合團體比賽中,楊倩又與楊皓然以17:13的比分戰(zhàn)勝美國隊再獲金牌。
金牌來之不易,楊倩的時間幾乎被訓練填滿——在同齡人尋找美食、四處游樂的時候,她在訓練場奮戰(zhàn);在同齡人享受家庭溫暖的時候,她在訓練場奮戰(zhàn);甚至在東京奧運會勇奪兩金后,她仍在認真學習,補上因比賽落下的功課。“十環(huán)的(直徑)大小只有0.5毫米,為了讓自己每一發(fā)射擊更接近十環(huán),一年下來,訓練時間近2000小時,打掉約5萬發(fā)子彈,練習一個動作約8萬次?!睏钯蝗缡钦f。
這樣的榜樣成為思政老師,無疑是合適的。楊倩出生于2000年,她在東京奧運會的精彩亮相,曾讓人感嘆中國的00后長大了,青春可愛的他們正在用自己的方式登上歷史舞臺;她在東京奧運會的完美表現(xiàn),也讓人明白這一代年輕人不僅能守護中國,而且能為國爭光。一個以拼搏、堅持獲得成功的奧運冠軍成為思政教師,能給學生帶來的啟示遠勝于書本的教條。這種啟示的意義在于,在物質豐裕時代成長的一代年輕人,也能成長為值得信賴的新的中堅力量。楊倩可以,你我也可以,中國青年未來可期!
這樣的榜樣成為思政老師,無疑也是可推廣的。有專家曾指出,刻意為之、脫離現(xiàn)實的思政課,一定程度上是存在的。其消極作用顯而易見,就是打動不了學生,讓思政課越上越沒勁,讓思政教育離學生越來越遠。溫暖鮮活、可親可信是思政課應該有的樣子,知、情、意、行四個環(huán)節(jié)中的任一環(huán)節(jié)都可能成為思政教育的突破口。打動學生的不僅可能是認知上的啟迪,也有可能是情感上的共鳴。案例式教學、探究式教學、體驗式教學、互動式教學、專題式教學、分眾式教學等,都應該成為思政課創(chuàng)新形式的有益探索。
“有人格,才有吸引力。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彼颊n的本質是講道理。既然是講道理,就要有理可講、以理服人、以理育人。今天的青年群體,作為互聯(lián)網的原住民,有著不同以往的特點。他們通過互聯(lián)網獲取信息,對網絡功能的認知更為多元,因而視野更為開闊,有著充分的自信與獨立。唯有真情最動人,對于這樣一代青年,只有打動他們,才能更好地引導他們,只有啟發(fā)他們,才能更好地帶動他們,從而達到情理交融、真學真懂、真信真用的效果。從這個意義上說,期盼讓更多的“楊倩”出現(xiàn)在思政課的課堂上,讓思政課真正成為熱門課。(章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