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口臨時工”現(xiàn)象值得正視
原標題:“窗口臨時工”現(xiàn)象值得正視
據(jù)《半月談》報道,隨著基層審批服務機構(gòu)的普及,窗口辦理事項的增多,不少辦事大廳、政務服務中心等都會聘用臨時工作人員。這些“臨時工”中,有的勤懇工作、任勞任怨;有的抱著“反正是臨時工,不開心就不干了”的心態(tài),面對辦事群眾時缺乏耐心。同時,部分基層窗口在遇到問題時,“臨時工”的身份也成了“背鍋俠”“擋箭牌”。
這一現(xiàn)象的實質(zhì)是“懶政”和“官僚主義”作風作祟。一方面因為“臨時工”不是正式公務員,就覺得“出了事”是個人問題,“已開除”等于解決問題,這種捏軟柿子式的敷衍,不過是推諉塞責的又一種表現(xiàn);再者,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來捂住蓋子,這種做法實際上掩蓋了部門的管理、作風問題。另一方面,大量聘用編外的“臨時工”來承擔部分行政工作,也會誘發(fā)“有編制的不干活,臨時工在一線”的“懶政”亂象。
“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治制”。窗口作為連接群眾、直面群眾的平臺,是基層政府的“門面”和“口碑”。解決“臨時工”頻頻被“背鍋”亂象,要嚴肅查處典型事件,確保責任追究落實到位,防止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來轉(zhuǎn)移視線。同時,還要建立完善制度,劃清權(quán)責邊界,促進用人單位拿出自我擔當和整頓的實招,讓“臨時工”安心工作,為群眾營造一個干凈清爽、高效便捷的服務環(huán)境。(陳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