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開展以來 孩子放學及周末時光是不是只能“放羊”?
“雙減”開展以來,上海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學生的作業(yè)負擔、校外培訓負擔有效減輕。家長們在對此支持、點贊之余,有時也不免產生新的焦慮:升學考試壓力還在,孩子競爭力弱了怎么辦?大量培訓班沒了,孩子放學及周末時光是不是只能“放羊”?對于國家來說,高素質人才的要求沒有“減”,也不會“減”。
在此背景下,中小學積極行動,推出增效舉措:增課堂有效教學、增學校延時服務、增文體活動、增勞動訓練、增教師責任感、增教育教學能力……
應該看到,這些“雙增”行動很有必要,也將對豐富校內教與學、確保學校“接得住”“留得好”發(fā)揮積極作用,但這些行動都是以學校為“主語”,即學校要增什么,而“增”的目標指向是什么,還需思考與分析。
我們認為,“雙減”的根本目的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立德”重在“立”,即成長的自我能動性,“樹人”重在“人”,即成長的社會規(guī)范性。這是“雙減”背景下,學校教育活動的目標指向。因此,“減”所對應的“增”也一定要以學生自我成長與社會對人才的需要為關注中心,要站在學生角度追問思考“雙減”前學生失去了什么,方可明確“雙減”下學生成長過程中需要增加什么。
“雙減”歸根到底改變的是重實用、重短期、輕責任的教育理念
那么,“雙減”前學生的學習狀況如何呢?讓我們把視角拉長一些。上世紀80年代,學科類校外培訓剛剛出現時,主要功能是補差。隨著時間推移,分數競爭逐漸激烈,家長對孩子期望值水漲船高,學科類補習從部分學生參與變成“雙減”前幾乎所有學生參加,“劇場效應”就此產生。有人總結:個別學生補習可以提高分數,大家都補習只能提高分數線。
同時,在這一激烈競爭下,校外補習的內容由最初針對個別章節(jié)發(fā)展成完整的課程,其實質是校內課程的提前學。這一現象的出現,徹底改變了補習的性質,其已不再是校內教學的補充,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左右著校內教學,一些教師在課堂上處于兩難境地,上新課也不是、不上新課也不是,還有教師把“刷題”當成最后的辦法,一套題沒有效果,就再來一套。
家庭經濟壓力增加、青少年近視問題凸顯、初三學生學到后半夜……這些都是“雙減”前屢見不鮮的現象。透過這些現象,我們繼續(xù)追問:學生究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失去了什么?
首先是學習的內驅力。學生多數情況下處在被安排的狀態(tài),上補習班并非心甘情愿,但看到周圍學生都這樣,自己也就默默接受了,這就是學生在高中及以下學段屢屢能在國際上各類學科競賽中獲獎,而到了本科以上階段各類獎項就迅速減少的原因之一。應該認識到,訓練(哪怕是被動的訓練)具有一定效果,但不會長遠。由于缺乏內驅力,一旦外力減弱或消失,這種學習狀態(tài)就會懈怠,學習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其次是淡定的好心態(tài)。學生多數情況下處在“被忙碌”的狀態(tài)。學校放學后要去補習班;學校有作業(yè),補習班也有作業(yè)……總在這樣的忙亂中,心靈就很難淡定。心靈不淡定,就很難靜靜地思考自己與世界、現在與未來、學業(yè)與發(fā)展、家庭與學校等關系,最重要的是缺少對人生意義的思考,進而認識不到成長的方向。具體表現為缺乏成長定力,只是一味地跟風。風的方向是不確定的,孩子的成長目標也很難確定。
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家庭?,F在初中生、小學生的家長絕大多數是80后。他們既經歷過經濟匱乏時期,也趕上了中國經濟的飛速發(fā)展之時,大步向前的時代為他們烙下了特有的印記。這一代父母更重實用、重短期,這種思想傾向會不自覺地浸入到對孩子的教育中,表現之一就是追求眼前的分數及其所帶來的“成功”。
同時,80后作為獨生子女一代,成長環(huán)境與過去相比已有較大改善,他們更關注發(fā)展孩子的自我意識和自由發(fā)展,卻往往淡化了與“自由”相伴的“責任”與“義務”。遷移到學習上,孩子就容易把學習當作任務而非責任。我們知道,履行責任與完成任務的心理體驗截然不同——一個是主動追求,一個是被動應對。
現在,我們可以初步得出結論:“重實用、重短期”勢必會促使家長重視眼前成績;而一味地“重自由、重個性”又會減少學生學習的內驅力。正是基于這兩點,“雙減”前,作業(yè)與校外培訓的量不斷增加,讓學生陷入從身體忙碌到動力不足再到身體疲勞的循環(huán)往復。
回歸傳統(tǒng)文化,增加學生的“成長動力”和“成長定力”
適時出臺的“雙減”政策,是對義務教育階段教育教學長期存在的功利化傾向的一次糾偏,也為推動學校教育回歸育人本原提供了好時機。
為積極落實“雙減”,我所在的學校推出了一系列活動。比如,開設“家校聊天室”,就學生學習習慣、學習心態(tài)、親子關系、家庭氣氛、青春期學生特點等與數十位家長進行深入交流;開設“有聲讀書社”試點,探究深層次“雙增”的內涵及實現路徑。這些活動的最終目的是增加學生的“成長動力”和“成長定力”。
“成長動力”就是前文所述的成長內驅力。心理學認為,內驅力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內部喚醒狀態(tài)或緊張狀態(tài),表現為推動有機體活動以達到滿足需要的內部動力,而這樣的內驅力通常來自三個方面,一為榜樣,二為興趣,三為習慣。增加“成長動力”,樹立榜樣、確立理想、發(fā)展興趣、養(yǎng)成習慣尤為重要,且勢在必行。
“成長定力”則有必要對其內涵做出解釋?!洞髮W》講“知止而后有定”,“知止”就是知道自己要達成的目標或境界,明白這一生什么是一定要做的,什么是絕對不能做的。如今,多數家長對孩子的要求,局限于所謂好的高中、好的大學、好的工作、好的生活……這些都無可厚非,但目標過于單薄,很難成就有意義的人生。我們在家校聊天中設計過一個簡單的問題:“做人的第一原則是什么?”答案有“真誠”“善良”“勇敢”“執(zhí)著”等等,但這些原則可以生發(fā)出一個人成長的所有優(yōu)秀品質嗎?
讓我們回歸中國傳統(tǒng)文化?!抖Y·祭統(tǒng)》中說“孝,從爻從子。效也,子承爻也,善事父母也。順于道,順天之經;循于倫,循地之義。”可見,“孝”不光是給父母洗個腳、聽父母的話、給父母養(yǎng)老那么簡單,“孝”是要從侍奉父母開始,達到順應、遵循天地之道的終極目標。有了“孝”,一個人的學習和成長就不僅是自己的事,他應該是為了讓自己有尊嚴地生活、讓父母有尊嚴地生活、讓民族有尊嚴地生活,對“孝”的追求可以產生自強的力量,這種力量何嘗不是一種的成長的“定力”。
孔子云:“朝聞道,夕死可矣”,講的是學習的最終目的在“志于道”。既然是“志于道”,學習還能聽憑自己的個人好惡嗎?當一個人以“志于道”為學習的目標時,便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把學習視作一種責任、一份天職,內心一旦恒定,成長的“定力”也會慢慢養(yǎng)成。
從閱讀開始,增強學生對責任感、使命感的堅守
我們深信,增加學生的“成長動力”和“成長定力”,就是要增強學生對責任感、使命感的堅守,就是要幫助孩子養(yǎng)成正確的“三觀”。如何實現?從讀書開始。
我所在的學校自去年11月試點開展“有聲讀書”活動,從一名初一學生的家庭開始,學生每天讀一篇文章,家長給予一句話的鼓勵性點評,至今已有近50個家庭參加。針對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應該選擇合適的文章——字數在800-1200字之間,學生讀一遍只需3-5分鐘,基本不會增加學生負擔;文章內容在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礎上,涉及理想與信念的樹立,情緒與心理的調整,興趣與習慣的養(yǎng)成,自我與他人的認識等。堅持才能出定力。我們的學生在“有聲讀書社”這個大家庭里互相支持、互相監(jiān)督、攜手堅持,投票選出喜歡的文章,及時交流心得,使閱讀進一步落實為自覺的行為。
“閱讀是這世上門檻最低的一種高貴,閱讀使自己的思想得到了凈化,同時,也為我的生活增添了樂趣。”“我從叛逆少年的改過自新中,讀出了教育方式的力量;從被寵溺兒童走向墮落中,懂得了自律、自立的重要;從貧窮男孩不屈與奮斗中,讀出了尊嚴的可貴。”……從這些學生們寫下的體會里,閱讀對于成長的意義顯而易見。
那么,讀一些正能量文章就能達成增強成長“動力”和“定力”的目標嗎?答案是不能。但我們相信:學生通過了解正確的“三觀”,以及形成正確“三觀”影響下的學習觀,動力就會產生;通過堅持就會形成習慣,當好的習慣成為慣性時,定力就會產生。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這正說明了引導青少年價值觀、幫助青少年邁好人生第一個臺階的重要性,而扣好這“第一??圩?rdquo;需要學校協(xié)調實施德、智、體、美、勞全方位教育,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的協(xié)力配合。在推動“雙減”工作走深走實背景下,學校和教師更需增添一份“自覺”,在安排自己教育教學工作和活動時,應該心里有一把尺子,衡量一下這些工作和活動是否對加強學生的“成長動力”和“成長定力”有作用,有作用者多做,無作用者少為。(陳國強 孫旭東)
標簽: 成長定力 成長動力 回歸傳統(tǒng)文化 孩子放學 周末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