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熱議:不良商家利用平臺先行墊付規(guī)則詐騙
(相關資料圖)
法治日報記者 張維
原本用來保障消費者權益的“先行墊付”規(guī)則,卻被不法商家“鉆了空子”,成了其牟利的“生意經”。近日,上海警方在“礪劍2023”系列專項打擊整治行動中,發(fā)現多起以次充好販賣廢品手機實施詐騙的案件。
近年來,二手消費電子產品交易和服務平臺發(fā)展迅速,為了給用戶創(chuàng)造省心、便捷、高效、安全的交易體驗,不少平臺推出了“先行墊付”等保障消費者權益的交易規(guī)則。
然而,“先行墊付”規(guī)則卻被不法商家用來牟利。不久前,一用戶在某二手交易平臺上花費7400元購買了一部iPhone13 Pro Max二手手機,賣家卻寄來了一部屏幕碎裂且無法開機的iPhone12 Pro手機。在用戶提出異議的情況下,該平臺先行退回了用戶的全額購機款,聯系賣家時卻發(fā)現賣家不僅沒有賠償平臺損失,反而停用了賬號。
這不是孤立事件。自今年元旦以來,多位用戶都遇到了同樣的情況,該二手交易平臺收到多起類似投訴,這引起了平臺的警覺,選擇報警。
上海市公安局寶山分局廟行派出所民警接到報警后,立即圍繞平臺提供的問題賬號和交易記錄展開調查,綜合分析研判相關線索后發(fā)現,這些問題賬號的實際運營人均指向夏某、孫某等人。2月1日和7日,夏某、孫某等人被寶山警方在外省市相繼抓獲,到案后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經查,夏某、孫某等犯罪嫌疑人哄騙親友加盟二手交易平臺,在相關人員不知情的情況下利用他人銀行卡在平臺注冊了多個商家。2022年8月起,夏某、孫某等人大量購入成本50元至90元的各類品牌廢品手機,隨后在商鋪內上傳同品牌正常成色二手手機的虛假照片,以“標低價、掛新機”文案吸引買家,等對方拍下后將廢品手機寄出,利用平臺“先行墊付”等規(guī)則實施詐騙。據了解,他們以此方式累計騙取二手交易平臺墊付款約30萬元。目前,夏某、孫某等因涉嫌詐騙已被寶山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