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短訊!【道德經(jīng)】二十·圣人若愚
這一章很長,但主旨比較明確,那就是圣凡一體,圣人若愚。另外這一章帛書版的很多用字是不同的,但意思沒多少區(qū)別,就不再列出來了。
【資料圖】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美)之與惡,相去何若?
唯,恭敬地應(yīng)答,唯唯諾諾。
阿,可以理解成阿諛奉承,也可以理解成嗯嗯啊啊,反正也是應(yīng)答,但跟唯應(yīng)答的方式不同。
恭敬地回答和敷衍地回答,相差多少?
回答的內(nèi)容一致,但方式不同,從實用性的角度來說,是沒有區(qū)別的,因為都回答了。但從人的感受上來說,那肯定大家都喜歡別人恭敬地回答,這樣就又有了差距。
不論是善還是美,其實都是喜歡的意思,指喜歡的東西。惡就是不喜歡,討厭。
喜歡的東西和不喜歡的東西,又能相差多少呢。
換言之,一個東西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它是有差別的么?當然沒有,東西就是那么個東西嘛,但對不同的人來說,卻又是有差別的,大家都想要自己喜歡的東西。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這算是一句總結(jié)了,即眾人畏懼的,就不得不畏懼,是一種迎合,隨大流的心理。正如前文所講的,唯與阿在內(nèi)容上沒區(qū)別,那就都去選別人喜歡的,善與惡也沒區(qū)別,也都去選別人喜歡的,都去迎合眾人,而丟失了自己。
荒兮,其未央哉!
荒,荒唐。
央,盡,終止。
多么荒唐啊,這種風氣還沒有盡頭。
就是指都去迎合眾人這種風氣,因為之前有章節(jié)提到過,判斷應(yīng)當是主觀的,是不能由外界強加的。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傫傫兮,若無所歸!
熙熙,盛多,熙熙攘攘。
太牢,古時祭祀宴會,豬牛羊三牲具備叫做太牢。
泊,淡泊。
兆,開始、預(yù)兆。
孩,嬰兒的笑聲。
傫傫,頹廢的樣子。
在眾人都熱熱鬧鬧,仿佛在恰烤肉,在出去春游的時候,唯獨我十分淡泊,絲毫沒有同樂的跡象,好像一個還不會嬉笑哭鬧的嬰兒一樣,懶懶散散不知道要去哪里。
要理解這句話,重點在這個嬰兒身上。其實嬰兒剛生下來是啥也不懂的,只知道吃了睡,睡了吃,沒得吃就哭,有的吃就不哭。但一旦他領(lǐng)悟了哭就有奶吃之后,他就成長了,就開始知道可以用哭聲換取其他東西了。所以還不會嬉笑哭鬧的嬰兒就是指剛生下來最天然的那個狀態(tài)。那個狀態(tài)自然是不知道要去哪里的,只是吃了睡睡了吃,很頹廢的樣子。
眾人皆有余,而我獨若遺。
余,多余。
遺,缺失。
眾人都有多余,只有我像有所缺失。
說的就是上面眾人熙熙,獨我傫儡。
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沌沌,混沌不明的樣子。
我就像是擁有愚人之心,對什么都混沌不明。
承上啟下了,下面要具體解釋怎么混沌不明。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昭昭,明白的樣子。
昏昏,糊涂的樣子。
察察,明察的樣子。
悶悶,渾渾噩噩的樣子。
俗人看起來明白,只有我糊涂,俗人看起來明察,只有我渾渾噩噩。
這里就體現(xiàn)一個對比了,俗人看起來明白但并不是真明白,而得道之人看起來糊涂,也不是真糊涂。
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
澹,平靜安定。
飉,飄動。
平靜如海,飄動如風。
釋文比原文還短。
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
以,使用。
頑,原木。引申為樸素。
鄙,行政單位,比縣低一級。引申為質(zhì)樸或者低俗的意思。
眾人都有自己的作用,只有我樸實無華。
原木是未經(jīng)雕琢沒有被劈開的,所以這句也可以理解為眾人都被雕琢過了。
我獨異于人,而貴食母。
只有我與眾人不同,我只看重養(yǎng)育萬物的母親。
那就是道呀。修道之人與常人不同,因為他只在乎道,追求自然無為,所以才會出現(xiàn)上文中與眾人相對的那么多不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