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吹圣地巡禮 2022.12 日記向
本文原載于個人博客pokemyself.github.io,日本旅行相關的日志正在更新中,除宇治外還有大阪、京都、奈良、鐮倉和東京,有興趣的話可以點進去看一看。
本篇圣地巡禮并不作為攻略向,原因很簡單:時間太短了。我自己也是參考B站許多文字版專欄的圣地巡禮教程規(guī)劃的路線。如果你的時間和我一樣不足,只有在京都的一個下午,也歡迎你參考這篇文章。要不然我還是會推薦各位留足一整天的時間,在2023年3月份源氏物語博物館開館之后,在圣地巡禮之余好好逛一下博物館和世界遺產平等院以及宇治的大小神社。?
(資料圖片)
說實話,這次圣地巡禮在去日本之前甚至都沒有規(guī)劃,真正開始找巡禮攻略還是要等到到了大阪聽說第四天上午去京都下午沒事干之后才拍腦袋決定的。而且畢竟是拍腦袋決定,臨走前其實身上一分錢日元都沒帶。本來是想著在京都的地鐵站找個機器取錢,但不知道為什么我的visa卡等我從日本回來才正式開通境外取款的功能,所以在日本用銀行卡取現金的嘗試都失敗了(但幸好境外消費還沒問題)。雖然在線路上做了充分的準備,但這次旅程還是遺憾滿滿。比如京阿尼的線下商店在2022年3月份就正式關閉了、宇治的《源氏物語》博物館沒開門、甚至沒能吃到宇治的抹茶(因為從大吉山下來已經餓瘋了吃的薩莉亞)。雖然遺憾頗多,但總體來說整個圣地巡禮的感覺還是相當不錯的,尤其是因為圣地巡禮能接觸到平等院這個世界文化遺產,按理來說我的性格應該是追逐歷史文化經典的,但這次竟然是因為圣地巡禮而偶遇了世界文化遺產,不得不說《京吹》帶來的旅程真是一次神奇的經歷。
目標,北宇治我們從大阪啟程,坐京阪特急先奔赴京都。京阪特急車非常好看,紅褐色的車皮上印著星星,車廂內部是雙層座椅。在購票處我們折騰了好一陣子,不知道要不要買特急券。一位當地白發(fā)西裝老爺爺用英文告訴我們現在特急已經不需要額外買特急券了,只需要買坐票,我們這才趕緊進了站。
在沿路上我發(fā)現了一個京阪的車輛倉庫,里面停滿了京吹里常見的京阪綠皮車,《京吹》的味道一下子就上來了。
從京阪三條站出來到了酒店還是中午,暫時不能入住。眼看時間馬上就要到一點多,掐指一算時間還不一定來得及,便連午飯都來不及吃就急匆匆地直奔宇治線。
北宇治的名義位置和實際位置因為隱私考慮產生了質壁分離,原型取材于菟道高,但實際地理位置應該在六地藏。但說實在的六地藏的巡禮并沒有多少東西,便直接跳過了。另外一處應去未去的巡禮地是木幡的京阿尼總部,原先線下商店的駐地。但畢竟線下商店關門了,所以木幡站也不得不跳過。
于是我從中書島開始坐上宇治線的站站樂,一直坐到了黃檗。當時坐在了車頭旁邊的照顧專座,駕駛室和列車前方運行的情形一覽無余。當時早有耳聞通往菟道高的路線多難爬,于是便在黃檗車站坐上了大巴車。雖然看起來北宇治前只是一條長長的坡道,但是實際上北宇治,現實里的的菟道高,在一片住宅區(qū)的山頂。大巴車上除了我只有兩位老太太,坐了不到五站地花了我230日元(應該是全京都統(tǒng)一票價,當時還嫌貴)。而且這個公交車頻率很低,周末的時候兩個小時一班車,也正因如此我才會緊趕慢趕從京都一路坐過來,別的什么都顧不上了,撇開日元沒換不說,連廁所都顧不得上。
下了公交車基本上也就到了,轉頭便是《利茲與青鳥》開場時鎧冢霙等待傘木希美時的臺階,但仔細一看我就噴了,這個電影取景地竟然貼著日共反對廢除和平憲法第九條的海報。不知道這個這個場景融入到電影中會是怎么一副畫面。
走上臺階右手邊是學生們的自行車棚,而眼前便是上學必經的、長長的坡道(Clannad亂入),坡道右手邊是學校校名的漢字標牌,在動漫里換成了北宇治。
動漫中學校大門的場景不能說十分還原,只能說一模一樣。但畢竟這里是學校,即使開著門也是不能閑雜人員進入的,所以不得不拍幾張照片就走人。
走下坡道和臺階,穿過馬路就是大名鼎鼎的北宇治第一會議室,羽戶山第三兒童公園。公園標牌、兒童攀爬桿、秋千滑梯蹺蹺板,乃至入口的水龍頭都十分還原。
道路兩側都是居民住宅,幾乎住在這里的人家戶均一輛車,畢竟在羽戶山上如果沒有車的話爬山還是非常費力費時的。
沿著坡道往下走,來到第二兒童公園。這個公園的孩子們很多,踢足球砸沙包爬桿……十幾個小朋友玩的不亦樂乎,但很可惜處于隱私原因也就沒有拍照。
再往下走就是黃檗觀景臺,與動畫中不同,現實里的觀景臺視線被一棵大樹擋住了一大半,前幾年的照片中這顆樹還剛剛出頭并不是很茂盛。
往右手邊走是久美子拎著書包跳起的場景取景地,山坡上的防護欄與遠處密集的城鎮(zhèn)和藍天相得益彰。
緊接著就是動畫里長長的臺階,一開始我并沒注意到這個臺階有什么特別,只是覺得很長所以拍了一張。但后來在整理照片的時候才反應過來這也是巡禮地之一。
經過一個小咖啡廳,本來想吃一頓,可惜不支持visa,但借了廁所救急。又走了一段路發(fā)現身旁竟然是高速,高速入口旁有個全家,搞了份雞排吃填了填空腹。再沿著高速路走啊走,走了好一陣子,要從京阪三室戶站坐一站地到京阪宇治。
三室戶站是一個很典型的日本鄉(xiāng)下小站點。從鐵道與人行道的平交口進站,刷了卡就是月臺,連天橋都沒有,所以兩邊進站口要看好,月臺決定了列車的方向。也正因如此我被平交口要出站的列車擋住,又等了15分鐘才等到下一趟車。這里也是op明日香上學的通道。
宇治市中心抵達京阪宇治站。京阪宇治站里一切都和動漫里一樣,停靠在站臺上的綠皮京阪普通車、京阪站內圓形的空洞都讓我與久美子更近一步而興奮不已。
但我還有現實的考量,站內有貨幣兌換機,趕緊把隨身攜帶的70新幣都扔了進去換成日元,有了定心丸一下子輕松多了。
我走進游客咨詢中心拿了幾份京吹的觀光海報,工作人員叫住了我并給了我?guī)追菪碌?。真的是太貼心了(雖然海報上的活動都結束了)。
接下來過宇治橋,宇治橋的照片拍的都極為拉跨,久美子跑的名場面也沒能還原。
過了宇治橋就是山田尚子信號燈和縣神社鳥居,但現實里我無論如何都找不好角度,我手機的焦距限制我如果想要拍出好照片只能在斑馬線上被車撞,還是算了。
接著沿著平等院表參道進了平等院,平等院的部分我會在后文單列。從平等院出來之后找到了久美子之椅,體驗了一把女高中生的迷茫困惑。
沿著河接著走,走過久美子上學必經的櫻花路,發(fā)現了宇治市觀光中心。
觀光中心里有京吹聯(lián)動立牌和粉絲留言冊。似乎有個粉絲經常會來這里為每一位過生日的角色畫畫。我也在留言冊上用中文寫下了對工作人員的感謝。更為神奇的是這里的桌子是菟道高中搬過來的,看來菟道高對京吹也是愛意滿滿。
從觀光中心出來就是久美子之家,當然啥也沒有就只有一個路口。
左轉上喜撰橋,這里是秀一表白久美子的地方。當時天色已晚,喜撰橋的角度并不是很好看,所以照片并沒有能拍出久美子在秀一雞拉住羽絨服袖口告白時的驚訝。
走過喜撰橋上了小島進入宇治公園的區(qū)域,眼前便是建造于鐮倉后期的浮島十三重塔。向對岸往去可以看到麗奈醬問瀧老師前妻時的觀流橋。雖然名字叫做觀流橋,但不如叫聽濤橋更合適。我在小島上都能聽見巨大的流水聲,麗奈在橋上問話實際上應該很難交流。
沿著公園繼續(xù)走可以發(fā)現朝霧橋和宇治川先陣碑。這個石碑記載了源平合戰(zhàn)中源氏內戰(zhàn)的一部分。木曾義仲和源義經在此處交戰(zhàn),源義經方的佐佐木高綱和梶原景季搶著穿越宇治川爭奪先鋒。
晚上的朝霧橋會亮燈,RGB一直通向河對岸宇治神社的鳥居,好看嗎?真的走上去其實光照有點離譜。
公園里的照明燈寫的都是《源氏物語》中“宇治十帖”的故事。宇治川兩側也經常能看見紫式部和源氏物語的雕像。很可惜的是這次旅行期間源氏物語博物館正在維修(btw畢竟源氏物語我也沒看完)
進了宇治神社的鳥居往里走,右手邊就能看見兔兔。2022年12月,舀水的勺子還是因為疫情防控的原因收起來了。當時下午17點左右太陽已經落山,神社里已經烏漆嘛黑了。整理照片的時候才發(fā)現兔腦袋已經被摸得油光锃亮的。原來摸雕塑中外皆有之。
神社已經關門,御守和御朱印早就歇業(yè)了。正殿前面有一個“智慧之環(huán)”,看不懂日語,沒敢鉆。按照瀧老師教的參拜方法拜了拜。
參拜完畢后從神社偏門離開宇治神社,繼續(xù)向上山方向走,宇治上神社的鳥居就能看到了。不顯山不漏水的世界文化遺產就在此處,可惜+1,來得太晚了。
再往上走一段就是大吉山登山處了,登山請穿輕便的運動鞋,夜間登山請帶好手電筒。畢竟我已經在宇治繞了大半天,登大吉山還是非常痛苦的。更不用說大吉山的路連瀝青都沒鋪,是完完全全的土路,有時候還會有裸露的層狀巖石和樹木的枝條來絆腳。要是你學麗奈,背著樂器穿著高跟鞋晚上來爬,我只能說是找死(確信)。
登頂之后的夜景還是很不錯的,順著地標左邊能看到平等院,右邊能看到宇治橋。我在山上的時候應該是沒有宅宅的,來的幾位都是大叔,帶著三腳架和長槍短炮的攝影愛好者。如果相機不錯的話在這里真的能拍出很不錯的照片。下山的時候尾隨了一個大叔安全感倍增。
從大吉山下來,我的腦海中只有找吃的一件事情。抹茶什么的已經不重要了。從一片居民區(qū)中穿行而過時,發(fā)現了一件真的很奇怪的事情:京都甚至宇治這個地方日共海報肉眼可見的多。
兜兜轉轉又回到了宇治市中心的起點,宇治橋。沒有體驗久美子跑,實在是跑不動了。宇治橋南側有個小觀景凸起,應該也是作畫背景。
再次穿過宇治橋,宇治這個白天充滿游客的小城現在已經十分寂靜,想來作為京都的衛(wèi)星城,大多數游客都會在晚上返回京都吧。因此難受的是白天隨處可見的抹茶店到了晚上就一家都沒有了(才6點鐘)??罩亲舆M了薩莉亞,看不懂菜單也懶得翻譯,點完餐之后店員跟我嘰里咕嚕說了一通什么,應該是確認訂單。開胃菜和正餐都上很快,唯獨甜點等了一個小時都沒上來。按了好幾遍鈴,我都想去結賬的時候終于菜上完了。原來我點了兩個冰激凌。這大冬天的吃凍得和石頭一樣的冰激凌,怪不得店員要我反復確認。
要是有力氣的話,原本還應該去縣神社的,但那是有力氣的前提下。爬大吉山真的對精神和毅力都是一種折磨,更何況我沒吃午飯,晚飯大開殺戒了一頓,分配到消化系統(tǒng)的血液已經讓我昏昏欲睡了。沿著這個安靜的小城市又走了一會兒,期間看到了葵學姐上的輔導班(大概)
來到JR宇治站。不得不說宇治站的兩個車站設計的都非常有藝術感。本來還應該再拍一張郵筒的照片,但我當時只想著趕緊回去。幸好拍下來的照片里也把郵筒拍了進去。
到這里圣地巡禮的部分就結束了。這次巡禮的時間其實非常緊張,其實是從大阪到京都之后大部隊沒有安排的半天里摳出來的半天。也因為各種原因在宇治留下了各種各樣的遺憾。哪怕我不是對角度和光線要求完全一致的強迫癥大佬,但我依然感覺這次的照片不夠出彩。一方面是照片本身質量就不行,另一方面也因為過于吝惜快門和手機容量導致照片的數量也相對較少,更別說找出出彩的照片。希望各位讀者帶著我的遺憾,也能夠早日開啟屬于自己的巡禮。
平等院久美子上學的必經之路,那條長長的櫻花樹小路的一側,其實就是世界文化遺產平等院。除了與京吹的緣分(如果不是京吹我根本不會來宇治),另外一個緣分則是,平等院是源賴政相應以仁王反對平家起兵處(《鐮倉殿的13人》有提到)。這座古樸典雅的寺廟,在日本12月秋意的籠罩下格外美麗。這里也是作為藤原攝關時期唯一一座遺留下來的建筑作為10日元硬幣取景地。
平等院內部的博物館也是看點之一。館內珍藏了鳳凰堂中26座云中菩薩雕像,原本被安置在鳳凰堂的墻壁上。另外一處國寶則是鳳凰堂塔尖上的一對鳳凰。這些珍寶都是平安時代傳承下來的。鳳凰堂雖許額外購票,但也非常值得參觀。除了總共52座云中菩薩像,大殿的菩薩也是一絕。菩薩本身使用木頭雕刻拼接而成,外面覆以金箔。墻壁上的壁畫已經褪色,但有修復的版本,具體壁畫因為不讓拍照,具體畫了什么也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