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快訊:對于《弱勢角色友崎君》的劇情以及人物的個人分析。
(資料圖片)
其實看這部番的整個心里過程大概分為了三個階段,主要對應的還是前中后也就是1-4 5-9 10-12這幾集的樣子。這也是整個劇情篇章人物性格交代的重要階段,而整個性格刻畫最為濃重的就是男女主這兩人,但是其中穿插著另一個類似隱藏任務的角色。
簡要概括
首先是男主,作為“社恐”,在前幾級的描寫中也確實如同這個設定一般,陰沉,害怕與人交流,唯獨在游戲上有著日本第一的水平。也因此與女主相遇,在女主的指點下,慢慢改變了自己,盡管這種改變是在別人的掌控之下,卻依然對能夠看得見的成長感到欣喜,如同一個享受游戲的玩家一般,所以在之后也改變了對于現(xiàn)實生活就是一個“糞作”的看法。
而女主,基本上是一個完美模板所刻出來的人偶,不論是學習,社交都是天花板的存在,同時認為人生就是一款“神作”,但是卻在游戲上始終超越不了男主,這也是男女主相遇的契機。在了解到男主對于人生的看法后,想要改善他對于人生的看法,于是決定知道男主成為她所設想的人生中的強者,也就是現(xiàn)充。
女主的劇集表現(xiàn)如同上文提到的是一個幾乎完美的角色。尤其是為人處世方面,用游戲舉例大概就是穩(wěn)坐榜首的頭號玩家。但是這種近乎完美的成就并非是因為喜歡才去達成,而是因為做了這件事,就得拿第一的認知,比起怕輸更多的是想贏,無論是在學習還是成績亦或者是社交,都想要在自己所處于的領域奪得第一,所以她對于人生的看法就如同游戲,能夠對各種現(xiàn)實的內容以“事件“”點數(shù)““條件”等游戲用語來找出人生的最優(yōu)解,就如同MMORPG里的玩家追求首殺一般將每個技能的釋放節(jié)點,屬性的搭配比例,路線的規(guī)劃做到最佳。所以她能做到在不同的人面前帶上不同的面具,如同一個屏幕前的玩家,而現(xiàn)實中的伙伴對她而言就像是NPC一般又近又遠的距離。
而男主則是另一個相反的例子。他對待任何事物都如同對待人生,因為喜歡所以才想去了解,才會想要去超越自己做到更好,就比如因為喜歡游戲,所以才在“自己喜歡”的前提下以不斷超越自己為條件成為日本第一。也因此在和女主相遇之后,他對于人生的態(tài)度轉變,他想盡力在名為人生的游戲里提高自己,如同剛入坑新游戲的萌新一般,想去享受對于游戲不斷了解所帶來的快樂。
而他們之間的分歧也就是后面幾集爆發(fā)出來的矛盾,還是因為女主的課題要求男主攻略一個在男主認識女主之前就對男主感官稍好的一個女孩子,這也就是頂文提到的隱藏角色。
在某一次的課題中,男主和這個白毛女孩(也就是上文提到的隱藏角色)已經十足的交流,故事轉折點在男主根據(jù)女主教導的內容,在看完電影后根據(jù)小紙條如同背誦課文一般,對著面前的女孩展開各種工業(yè)流水線般的話題攻勢。而也就是這一次,女孩第一次提出了此時的男主突然變得很難交流,這也是男主第一次對女主培養(yǎng)方式產生了質疑的想法,更是在之后的課題中逐漸以真實的自我來面對白毛女孩,在最終的課題上,也就是向目標告白這個環(huán)節(jié),第一次反對了女主的想法。最后導致了男女主雙方的決裂。
其實主要的問題還是關于兩者的認知,可以說是理性和感性的碰撞,女主是非常理性的人,為了贏這個唯一目標,能充分利用各種條件,他反對男主的“只想做想做的事”這一說法,她認為這是受困于情感的懦弱之舉,是毫無疑問的游戲中的弱角,她原以為男主和他一樣是同一個類型的人,也因此才在之后喪失了對男主的興趣。而男主則是真誠,不論是面對游戲還是人生,面對喜歡的東西能夠展露自己最真實的一面,比起單純的技巧與目的,更希望發(fā)自內心的熱愛去對待人生。也因此在充滿目的性的“對白毛女生告白”這一課題中提出了反對的想法。盡管友誼分裂,但男主依然對于這種這種情感有一個分裂的認知,在他的腦海里,他不想依靠“技巧”去對待他人,但是當他通過技巧改善自身時卻能感受到喜悅。最終在白毛女孩的開導下,逐漸認清了自己,產生了面對名為人生的游戲,運用技巧努力提升所帶來的反饋是令人欣喜的同時,保持“做自己想做的事兒”的真誠這一觀點,也就是技巧與誠實的結合。最終也就是在此為目標下,經過一番唇槍舌戰(zhàn)動搖了女主的想法,從而彌補了關系。
(第一次寫長評,很多語句是否通順以及合理也不太確定....不過這也算是我自己的一個看法,歡迎各位有不同看法的人參與交流。)